說到龍潭觀光大池,在地人無人不曉
大池畔有吊橋有廟宇,規劃後的觀光大池成為龍潭人休閒好去處


原本天氣晴朗的這天,心想是看桐花的好時機
興沖沖跑到三坑想賞桐花,以彌補在客家大院沒看到的桐花雪
很努力的爬山,懷抱著希望
不過沿路沒看到什麼桐花,問了下山的遊客,遊客說沒有桐花了
當地人也說前幾天的大雨把桐花給糟蹋了
心冷了半截,只好回頭走下山,真的失望透了
不懂為何明明沒桐花了,當地還可以繼續辦桐花祭啊



反正都到龍潭了,有人提議到龍潭地標「龍潭觀光大橋」走走



龍潭觀光大池又名龍潭湖,占地約18甲的天然埤潭,具調節水量的功能,為桃園台地的灌溉中心。



龍潭湖中央有一座人工島,上面建有南天宮,猶如守護神般,庇祐著龍潭人。



龍潭大池與龍潭地名有一致的由來:
據說早期湖面遍佈野菱,當時先民稱之為「菱潭陂」,
相傳泉穴有白石,即使歷經多次旱季,大池始終保持一定水量,
倘若久旱不雨,只要在潭畔祈雨即可天降甘霖,
先民深感其靈驗,後稱此潭為「靈潭陂」。
後來經有人描繪某晚風雨交加時,發現潭中出現黃龍,
因此改名為「龍潭陂」,又稱「龍潭庄」,從那時起開始沿用龍潭地名。

台灣每個地名都富有鄉土傳奇的色彩耶



觀光吊橋橫跨大池,是來此地必走景點



這天的太陽荼毒,連陽傘都拿出來對抗紫外線



腦海中突然浮現孩童時跟著長輩來此出遊的景象,
六年級班的我在那個年代,不似現在有這麼多景觀餐廳或是新興景點可去
父母能帶出門的地方莫過於自然景觀為主的景點或是廟宇



回眸一看,童年時停格的記憶如今已經變得不同
看來我太久沒來了,算算是十幾個年頭吧



刻意安排的親子裝,這是去年1/2款打折的戰利品,塵封一年
我好愛親子裝,有種刻意的小確幸
紫色是我和老公都愛的顏色,浪漫的氛圍



親自走在吊橋上都沒感覺吊橋的長度是這麼長呢
我想大部分的人走在吊橋上,都只有一股腦往前快走的速度
即使是安全的,面臨腳下是幾樓高的水,不免心驚



不知是在三坑走太久也太熱,Ray出現了討人厭的彆扭



記憶中以前是有天鵝船可遊湖的,像是碧潭這樣,整群的天鵝划來划去
現在少了絮亂的天鵝霸佔湖面的景象,好像多了種落寞的安靜



觀景平台緊鄰大池池畔,落日時分可輕倚賞夕陽
沿著湖畔繞了一圈,不少當地居民拿著釣竿垂釣



步道在榕樹籠罩下喘息,錯落在地的光影,
當下我想念起淡水的印象,長長的步道伴著河堤畔的大榕樹而伸
好久沒到淡水走走,快有一年了吧



柳樹葉輕擺著,仍然不敵悶熱的高溫
此時此刻大夥都只想回家攤在客廳裡無所事事,啃片西瓜、喝杯凍飲都好



今天滿滿的賞桐殘念
即使眼前美景也塞不滿殘念的失望
酷夏的開始,是桐花雪的落幕......




龍潭觀光大池
走國道一號由中壢交流道下,循113縣道南行至龍潭即可到達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y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7) 人氣()